周一竹

艺术网站
网站首页 | 艺术简介 | 艺术展厅 | 艺术家相册 | 书画知识 | 名家点评 | 展览记事 |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
艺术简介
周一竹

  周一竹,又名镫伟。1938年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早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1957年负笈于著名画家黄养辉,后又从师于昌硕画派传人曹用平先生门下,得金石大写意艺术的一脉相传,为吴昌硕第四代再传弟子。曾为中国地质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荷泽地区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详细介绍)

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
·拍卖图录-惠州市永安助学慈善会第三届全国当代名家书画拍卖会
·香港苏富比将举行张大千作品拍卖专场
·2013年春季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
·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在济南举行
·张伟革花鸟画作品展在山东举办
·重庆青年唐大焱五谷画淘出黄金
·2013年全国中青年山水画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无锡打造中国画院研创基地
·中国首部艺术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济南举办“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
·陕西省书协最新出台主席团淘汰制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在北京举办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入选名单(山水)
·中国北齐壁画重现美颜
·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国艺术品占半壁江山
·王璜生欧洲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名家画北京”北京复评
·中国艺术对话斯洛伐克艺术
·何东西藏人物作品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
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
·以情立象 以意成趣
·吴昌硕艺术 是中国画里程碑
·书画鉴定的五个环节
·防假有方 书画作品有了“身份证”
·绘画怎成生产流水线?别信纸上谈兵的鉴定家
·书画鉴定中铁证是否真的如山?
·火眼金睛识赝品 书画真伪鉴定=眼光+科技
·书画收藏品相的五个要素
·如何评估与收藏书画艺术品
·艺术品投资
·书画作品价格计算方法
·如何划分书画家等级
·中国美术之最
·书画投资
·书画收藏
·“历代名画记”引发争论 真伪存疑作品该不该展出
·书画家与经纪人的利益关系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书画收藏水很深 小心书画造假四大陷阱
 
展览记事

                                       我画枣庄大石榴
  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鲁南榴乡的花鸟画家,憧情于石榴画是十分自然昀,然而要画好石榴画,遵循先太师昌硕先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规律概括为"师造化、奠基础、贵独创、寓褒贬″之教诲,首先必须对描绘对象石榴有所了解,对石榴的人文意义、对石榴中的极品-枣庄冠世榴园之石榴特点有所了解、对古代石榴画史和当代石榴画的发展有所研。“温故知新”(王个簃太师语)没有前辙如何能走出自已的路。当然昌硕先生所言之“奠基础”还应当包括大写花鸟画所必须具备的诗、书、画、印等方面的学识和功力。        

石榴的人文意义或价值        
  大自然果木成千上万,然而能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和入画者廖廖可数,作为艺术的石榴中国画,它应当承载着民族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那么石榴有什么样的人文意义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这要从中华民族的“祈子得福”和“生殖崇拜”说起,石榴果实浑园,饱含晶莹剔透状如水晶玛瑙的榴籽,契合“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民俗,为人们所喜爱;石榴“百子同房”“万粒如一”则映射“团结和睦”“以和为贵”的传统处世哲学;石榴恰在每年月亮最园最大的中秋团园佳节时成熟,更把石榴象征:多子多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团结和睦吉祥果的形象推到了极致。多少年来,逢年过节人们将石榴作为供果供奉于案,以祈吉祥。石榴常作贡品或供品的习俗也常出现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书、画作品中,清石涛就有这样一首题画诗“阶前好种宜男草,室内常悬多子榴,此话殷勤无别意,愿君衮衮生公候”。                                                       
  除了石榴果实而石榴树更能体现一种人文精神,石榴树初春绽出淡紫色树芽,夏季榴花艳如火,秋天榴果垂枝惹人醉,冬赏铁干如虬龙。石榴树被誉为“美木艳树”,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人传颂的诗词无数,如:唐陆龟蒙诗“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涂丹映碧空,自古人夸多子贵,如今徒惹恨无穷”。又如:五代江淹诗:石榴颂“美木艳树,谁生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烈照泉石,纷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石榴树的品质更为人们所称道,石榴树多生长于丘陵、低山坡地如陕西临潼石榴树长于骊山之下,河南辉县石榴生在云台山麓......丘陵山坡地带石多土薄造就了石榴树顽强的生命力,在山东枣庄冠世榴园榴树更是环山而长,榴树与石共生,石间长树,树根抱石之现象比比皆是,而树干多长疙瘩,据称亦为根部土中多石所致。古人冠其名为“石榴”余思亦为与“石”与“瘤”有关。
  榴树成活达数百年,经历多少风霜雨雪,年年仍以累累果实奉献给大地,它顽强的生命力与傲霜吐艳之梅花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傲霜雪、耐贫寒、能奉献的品格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高尚的人文思想而广为传颂。清代画家边寿民曾题:“不趋炎热惯凌霜,腹蕴玛瑙独有光,皮相莫轻酸涩子,个中佳味比天浆”。
  石榴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美好的寓意和深刻的人文意义,得到人们广泛的赏识,故历来都有家院栽种石榴之习俗。同样也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睬,为挥毫吟咏的对象,传世作品极为丰富。
                     
历代石榴画简柝
  石榴作为中国花鸟画中蔬果画的一个科目,随着花鸟画的发展,在五代两宋时期已有很大的发展,五代徐熙曾画有“石榴图”,在一株树上有百多个果实,气势雄伟,笔力豪放。文献记载宋赵佶曾绘御苑中奇花异果而成“宣和睿览册”其中便有石榴。以此论之,石榴入画巳有千年的历史。自宋以降中国画得到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水墨大写意画这种中国特有的“文人画”形式,它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崇尚庄严雄强博大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画家在画中追求:“得意忘形”“遗貌取神”“寄物言志”的文化意境。至明代花鸟画家的石榴画作品已不鲜见,除如吕纪“榴花双莺图”用工笔勾勒填色作画之外,水墨写意飞速进步,广泛流行,如:沈周、张羽中、徐渭等传世的水墨花卉图卷经常见有石榴作品,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徐渭,他常画石榴、葡萄,以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境遇,如在石榴画上题:“......山深秋老无人摘,口迸明珠打雀儿”。“秋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他把中国画写意精神发展到了极致,画石榴也成了他缘物寄情、倾诉意趣的最好途径。
  至清代石榴亦为花鸟画家喜爱的题材,当时影响很大的杨州画派画家李觯,黄慎,又如倪耘,朱耷等均有石榴画作品传世,晚清画榴大家当数吴昌硕,他画的大写意石榴画多以熟透开裂的石榴入画,而色彩浓丽 、浑扑天真,并以籀篆和草书入画,奔放雄健、气势逼人, 在画上常题引徐渭的题画句:“ 口迸明珠打雀儿”,则可见其沿袭脉络。
  近代花鸟画大家虽各有风格擅长,但无例外的均能以石榴入画,如上海的王个簃及其门生曹用平、曹简楼等在继承吴昌硕大写意石榴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上海曾有“曹石榴”之誉;福建陈子奋则擅以线描勾勒的大写意石榴花鸟画;还有王雪涛、孙其峰以小写意石榴花鸟画著名......。他们都在承前启后推动石榴画发展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榴中之冠-枣庄石榴的特点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则是中国画创作的法则,深入自然,了介自然,熟悉自然才能正确地反映自然,畅抒心声。石榴自汉代传入中原之后,种埴面积越来越大,在全国形成了多个规模很大的石榴园,以山东枣庄、陕西临潼、河南辉县河阴、云南、安徽、台湾等地较为着名。笔者在外出展览、写生、采风过程中,对各地石榴生态特点和观赏价值作了一些考查,更感到枣庄榴园是当之无愧的“冠世榴园”,不仅种植面积最大,且果实的品位质量亦居首位,在观赏的人文意义上更有其他石榴产地无法替代的特色:其一,年代久,枣庄石榴据“广群芳谱”记由汉相匡衡引种,迄今已有2000余年,又据“枣庄市志”载:枣庄石榴园成园于明初,迄今有600余年。枣庄现存的几千株石榴古树是全国各地现存石榴树中树令最长的,其中“石榴王”估算树令400多年,以此计当种于明朝中后期,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石榴虽在汉代首先传至长安临潼一带,据当地果农说:明末一次大寒将大批榴树冻死,所以现存的榴树树令较短。至于其他地方榴树令能达百年已视为珍宝。枣庄石榴园每到中秋,几千株古榴树树挂果,蔚为奇观。
  其二,形态美,石榴树不似松柏,越长越高大,石榴随着树令的增大,树形变化相对较小,岁月沧桑的痕迹都沉淀在石榴的老干上,这些老树的树干大多向右上方螺旋扭曲生长,树干布满疙瘩。隆冬时节繁叶洛尽,此时古榴有如“蛟龙戏水”,千姿百态,古拙苍劲。这是其他石榴园所没有的,这也为枣庄石榴园冬季观赏创造了条件。
  其三,品种多,人们从市场上看到的石榴大多为赭红色,其实石榴品种很多,枣庄石榴园大约有四十多个品种。从观赏角度来看,按其皮色大体 可归纳为四种:黑褐色,以铁皮石榴为代表;红色,以大红袍石榴为代表;绿赭色,以青皮甜及大马牙石榴为代表,是枣庄石榴的主要品种;白色则以白石榴为代表。品种众多使枣庄石榴更具观赏性。
  其四,环境好,枣庄石榴园依山而建,处于群山半抱之中,园内有汉山、楚山、卧龙山、青龙崮、羊蹄山、石屋山等等,榴树环山而长,山下清泉、溪水潺孱而流。如在园内的“园中园”就有圣水泉、滚锅泉、恩赐泉等。榴园内榴树茂密,山水林泉集于一地,环境极为优美。
  枣庄石榴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石榴中国画创作必到之地,中国美协写生创石榴大作基地也落户于此。
                         
我画枣庄大石榴
  “画”是用形象表达思想的,用什么样的形象去表达?中国写意画和西方写实画不同。西方写实主义的模拟自然的观念,以客观物象为基础,要求画家真实地反映物象,以科学技术的表现手法客观地再现生活;而中国写意画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写意精神和观念的绘画,画家通过自身特有的情感去感悟物象,从而获得一个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艺术形象。这种写意画的表现方法深层的渊源来自于“重道轻器”“重心轻物”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孙其峰先生在“中国画技法”中谈到:“花鸟画的创作也和山水画、人物画一样,自古至今强调“立意”。“立意”就是立下创作意图,有了这个“意”才能考虑一系列表现手法问题”。又说“同一松树、同一菏花为什么画起来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由于“立意”不同,作画如同作文,要有感而发,所谓“发吾所受”,就是说画家把生活感受变为“意”,然后再去“发”。古人说:“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先太师昌硕先生的“缶铁画气不画形”也是这个意思,“气”代表了一种学问、修养和气概精神,也就是说作画要“遗貌取神”“映现心象”,在表达出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的同时,还要表达出作者的主观精神,在淋漓浑洒间充分渲泄出自身的才识和情感。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品格和境界。                               
  石榴中国画发展到当代,能画者无数,风格各异,笔者根据多年来收集国内当代各地各家的石榴画法,以中国画的写意观进行分类,初步概括为四种类型:一.对景写实型;二.对景写意型;三.组合装饰型;四.心象写意型。这些画法既在技法上不同,而在观念上相去甚远。其中以“遗貌取神”的心象写意型的作品,笔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写意画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在石榴画中反映了什么?这亦是卅多年来一直思考和研究的。
  人和自然的和谐体现在相互依存之中,鲁南大地孕育著这块土地上的鲁南人,也同时滋养着这里生长的石榴,人有了榴的吉祥气,榴也得了人气。鲁南朴实无华、粗犷豪放的民风,在榴树的傲霜雪、耐贫寒、能奉献的品格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人和自然的天然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意境,这将是写意石榴画永远的主题。但是意境是欣赏的综合感觉,意境是抓不住摸不着的,要依靠笔墨来体现,而造型同样要依靠笔墨来体现。“墨随笔出,笔随墨现”,形成了中国画中独特的笔墨语言。笔墨在表现客观对象的同时,画家主观的精神气质、趣味、情感也会自然的流露出来,因而“ 笔墨”也是写意中国画的物化表现。                                         
  中国画的笔墨是和书法不可分的,清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画法原通于书法”。“以书入画”一直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昌硕先生曾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书法作画”,又说“离奇作画偏爱我,谓之籀篆非丹青”。所谓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功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书法上。其实,开始我并不完全理介书法与国画的关系,而在学习昌硕先生的国画艺术时逐步领悟其中的联系。特别是八十年代见太师王个移晚年“飞瀑雷鸣”、“万壑远瀑”等作品中,写出的流水奔泉的那种回转奔放、纵横捭阖、神采飞扬的线条,使人感到水流潺潺和心潮澎湃的激情,令人震撼。然而画面上却没有通常意义的水流的质感和立体感。我想这就是中国写意画的笔墨魅力。书法本是我的挚爱,至此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书法,早年是从颜楷入手,继而学习觉斯的行书,而后汉隶、石鼓等等。特别是草圣张旭那种恣情纵意、信手挥洒的草书更深深地吸引了我。数十年的书法临习,使我在表现枣庄石榴的特点和石榴老干新枝的虬劲刚健、古拙老辣的特质,能放开笔机,畅抒心怀挥写出枣庄石榴生动的气韵和深层次的人文意义。        
  我画石榴是以枣庄盛产的大马牙青皮甜石榴为原型,果实呈绿褐色其石榴籽大如马牙、状如玛瑙,晶莹剔透,是榴中精品。石榴区别于其他果实在于饱含榴籽,从而使人产生种种联想,我在画石榴时常以裂口石榴的榴籽为刻划重点,突出其籽粒的造型和色泽。然而现实中石榴未及裂口已被摘下,见不到开口石榴累累垂枝的景象,这也是写意石榴画和写实石榴画的区别。   枣庄石榴品种丰富,以赭绿、黑、红、白诸色为主色。画不同色泽的石榴,这也是石榴画中首创尝试,不仅可以体现枣庄石榴的特色,而且可大大拓展石榴画的表现力。
  枣庄榴树年代久远,冬天古榴繁叶落尽,螺旋而长的榴干犹如虬龙出水,古拙遒劲,形象生动;更如是一幅狂草姿情纵意,千姿百态。二十多年前我创作的石榴画的树干,以“传遗摸写”之法为之,虽逼真如生,但却未有生动活泼之感。后我不以古榴现实形象为限,放开笔机,以书法“籀、篆”和“草”法之意作榴干,自感痛快淋漓,同时古榴虬枝内在的古拙苍劲之意也耀现笔端。
  枣庄榴树之美源于冠世榴园有山水林泉一体的优美环境,大自然的灵性必然在石榴上得到感应,摘枝石榴画或单株石榴画很难体现。在创作时,我以大写意花鸟画技法为主,渗和山水画法创作了“榴石系列”“山榴听泉系列”等许多作品,既反映了枣庄冠世榴园的特色,同时也拓展了石榴花鸟画的表现范围。
  三十多年来,在学习继承吴昌硕大写意中国画和以枣庄冠世榴园为创作基础,探索大写意石榴画的画法,力求通过石榴画来反映石榴深刻的人文精神和鲁南粗犷豪放又扑实无华的民风等方面有一些体会。仅此作为引玉之砖,希望在中国花鸟画的百花园里,写意石榴画这朵小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周一竹曾发表有关石榴画的文作
  1991.9.12   .中国书画报   从“榴花图”的创作谈习缶老的绘法
  1993.10.7.—11.25.   中国书画报11期连载 怎样画石榴
  1999.7.5.   中国书画报   画石榴点滴
  2010.8.4    枣庄日报   石榴的人文意义
        

周一竹石榴画题画诗、句摘录  
  题石榴 一树锦果垂虬枝,口含珍珠闪光华,情酣意浓兴落笔,满纸纷披气韵藏。
  题写意石榴作画贵在自然流淌,无碍、无滞、无塞、无郁,若刻意求似、求饰,以工以繁为妙,则无言性情,气韵尽失。故前人论画有:“气韵以发于无意者为上”之论矣。
  题榴菊清供图黄花八月露娇容,榴实盈盛玛脑红,若得仲秋月下饮,琼浆那胜茗茶浓。
  题芭蕉菊花石榴蕉似青罗扇,榴如灯笼盏,东篱霜菊黄,秋来风光灿。   题石榴花喜看红榴碧玉装,乐为农家罩南窗,不比寻常闲花木,花市争价逐炎凉。
  题枣庄石榴城内山外处处榴,时到中秋乐开口,个个玉房饱珠玑,家家幸福人长久。
  题南国番石榴齐鲁榴乡世称冠,三秦石榴无人薄,若问粤广是何物?番氏石榴生南国。园润充实吉祥果,南北异地似有多,虽无百子如玛瑙,却有果瓤胜菠萝。
  题山榴听泉天降泉水长年流,背靠大山无忧愁,庭院有棵多子榴,子子孙孙福禄寿。
  题榴雀图古虬倚石长,秋枝鸲雀寒,愿齐鸿鹄至,希遇丹凤翔。
  题枣庄石榴冠世榴园隅鲁南,其榴树多倚山而长,有榴必有石,余思石榴或得名於此题榴石四屏石之不朽,榴之古拙,相得益彰,以喻坚韧不拔,恒古不变之刚毅,特以意画之。
  题榴石榴有虬龙枝,果蕴玛瑙红,钦寄一片石,相伴千年颂。
  题古榴虬干榴之千百年挂果不衰,盖因其干风霜雨雪不能蚀,虽不如榴果之光彩,却为其本,故画榴不画干,则未尽其神韵也。
  题石榴露湿秋香浓,山深熟石榴,莫道少人收,鸲雀笑开口。
  题山榴听泉溪水潺潺崖下流,榴实盈树挂枝头,霜风悠悠秋气爽,喜看丰收年年有。  
  题榴园新貌华夏璀璨园中冠,翠云烟霞藏锦团,腹蕴珠玑玛瑙粒,百子同堂颂祥安。
  题榴泉众壑水争喧,榴阴云蓦起,湍流入平野,唯见果满崖。     
  题枣庄铁皮石榴班驳石榴铁皮样,鲁南榴园是家乡,皮相黝黑晶莹心,休以容貌论短长。
  题山榴听泉山边石耸泉声壮,榴林硕果闪珠光,莺雀自在鸣枝头,始信仙境人间有。
  题开口石榴谁见石榴早开口,未到熟时已摘走,落笔随心着意趣,只留祥色满九洲。
  题石榴四季屏之春枝俏草木知春时又回,百般红紫斗芳菲,莺啼榴忮羡牡丹,满园烟霞赛翠薇。
  题石榴四季屏之夏花艳风举高枝润朝露,遍园榴英透帘开,树荫满地日当午,红花映日倍增妍。
  题石榴四季屏之秋果盈露湿秋香经霜老,风折安榴子满房,囊里玛瑙闪珠光,喜看丰收酬辛劳。
  题石榴四季屏之冬傲霜冬傲霜雪如石坚,虬枝铁骨岁千年,春华秋实顺自然,生生不息人地天。
                              
                                
                                                                                 2012年6月写于枣庄还朴居                                           
                                                                                   周一竹

 

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
周一竹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4347